學術活動 NAVIGATION
復雜分子體系的激發態量子化學研究
報告題目:復雜分子體系的激發態量子化學研究
報告人:馬海波教授
報告人單位:山東大學
報告時間:2023年11月22日(周三)10:00
會議地點:科技D樓1903會議室
舉辦單位: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先進材料研究院
報告人簡介:馬海波,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2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17)。南京大學學士(2002)、南京大學博士(2007)、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博士后(2007-2009)、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2010-2022),2022年11月加入山東大學。主要從事強關聯與激發態材料的量子化學方法發展、程序開發及其應用研究,先后獲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學者獎學金(2007-2009)、中國化學會唐敖慶理論化學青年獎(2018)、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9,排名第4)、亞太理論與計算化學家協會Pople獎章(2023)等學術獎勵。
報告摘要:相對于電子基態,復雜分子體系(如鍵解離體系、大共軛分子、過渡金屬簇合物)的電子激發態具有更加復雜的電子結構,表現為波函數的離域性更強、組態成分更加復雜。這種多電子體系的復雜多體效應(電子關聯)的精確描述一直是量子化學的核心難題之一。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致力于發展精準描述復雜分子體系電子激發態的電子結構與量子動力學新方法。我們的進展包括:1)將密度矩陣重正化群(DMRG)、選擇性組態相互作用和多參考組態相互作用/微擾理論相結合,建立了高精度的DMRG2sCI-MRCI/PT方法,實現了對大活性空間靜態與動態電子關聯的同時精確計算;2)開發了隨機單點(SS-TD-DMRG)和級聯映射(HM-TD-DMRG)含時DMRG方法,實現了對復雜環境下強關聯體系的高效激發態非絕熱量子動力學模擬;3)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參考量子化學軟件Kylin,并成功應用于實際發光器件、太陽能電池和光催化材料的光物理化學機理闡釋。
審核:安眾福